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民族知识 > 民族自治地区
长白朝鲜族自治县

  地理环境 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,长白山南麓,鸭绿江上游右岸。地理坐标为东经127°17′至128°29′,北纬40°37′至41°05′。东西长82.9公里,南北宽30公里,总面积为2497.6平方公里。东西两极点距离92公里,南北极点距离68公里,西和西北以鸭绿江与七道沟河为界,与临江市接壤;北与临江市、抚松县交界,东南临江市交界,隔鸭绿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两江道的一市五郡相对。鸭绿江水面为中朝两国共有,边境线长260.5公里(其中,陆界3.5公里,水界257公里)。

  行政区划  全县有长白镇、马鹿沟镇、十四道沟镇、十二道沟镇、宝泉山镇、八道沟镇、新房子镇和金华乡8个乡(镇)、77个村、50个自然村和4个社区。

  人口民族  全县共有汉、朝鲜、满、回、蒙古、锡伯、达斡尔、彝、苗等9个民族(含外来人口)。

  地势地貌  本县地势东北高西南低,逐渐倾斜。西南部八道沟镇和十二道沟镇一般在海拔430米~700米之间。西部新房子镇、宝泉山镇和东南部的长白镇一般在700~1000米之间。其他乡镇除沿江河谷地外,一般均在千米以上。国界3号界桩海拔为2457米,最低为430米,绝对高差2027米。本县处于火山地貌区域,大体可分为火山锥体地貌,倾斜玄武岩高原地貌和玄武岩台地地貌三种地貌。

  气候条件  本县地处中纬度,地势偏高,属亚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。气温由西向东和由南向北递减。冬寒夏暖,四季分明。春季冷暖不匀,空气干燥,多是偏西大风;夏季温热多雨,酷热天气少,降水集中;秋季温度逐日下降,冷空气不断侵袭,出现霜冻;冬季严寒,长达5个多月。年平均日照时数2466.5小时,年日照率为56%;平均气温为2℃左右,最高年份2.7℃,最低年份是1.2℃,平均温差35.9℃。年平均降雨量691.1毫米,主要集中在6~8月,平均降雨量418.4毫米,占全年降雨量的60.5%。无霜期平均为113天。

  水资源  境内各河流以老龙岗为分水岭,向南流入鸭绿江,属鸭绿江水系。鸭绿江发源于长白山南麓,自此向南流至长白镇附近,折向西行,流经金华乡、十四道沟镇、十二道沟镇、八道沟镇,境内流域面积为2497.63平方公里。其它支流在10公里以上的有27条,纵横于各个沟岔。这些河流的特点是:河谷狭窄,落差大,汇流时间短,泄洪快。水资源理论蕴藏量36.68万千瓦,可开发的水利资源14.48万千瓦。地下水大部分通过河道、群泉流出。经多年实测,累计每年1、2、11、12月份4个月流量,平均径流模数为17.83万立方/平方公里。经化验水质无污染,均属一等水。本县水资源十分丰富,全县总面积2497.6平方公里,水资源总量为11.48亿立方米。平均单位面积产水量为46万立方米/平方公里,相当于全省平均单位产水量的2倍;人均占有水量为1.56万立方米,相当于全省平均人均占水量的9.6倍。

  土地资源  全县总面积为249760公顷,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0人,人均占有面积1.22公顷(除水域面积)。全县可耕地面积14926.66公顷,占总面积的5.98%,按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.3公顷。耕地面积中水田为560公顷。森林面积220880公顷,占总面积的88.4%。草地面积6840公顷,占总面积的2.74%。园地面积1006.66公顷,占总面积的0.4%。水域面积2580公顷,占总面积的1.03%。其它用地面积2973.33公顷,占总面积的1.2%。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在县境内面积16386.66公顷,占总面积的6.6%。2005年,全县耕地面积5356.9公顷,占总面积的2.1%。

  植物资源  本县植被为温带针阔混交林带,属于长白山植物体系。针阔叶树的比例随海拔高度呈规律性变化,植被种属成分随海拔增高呈明显垂直规律。高山苔原带主要为葡匐状小灌丛和垫状多年生草本植物,如牛皮杜鹃、笃斯越桔、松毛翠、园叶柳及大白花地榆等,组成高山苔原带植被群落。岳桦林带如岳桦、云杉、冷杉、东北赤杨、斯越桔、牛皮杜鹃等,组成森林草甸交错、植被镶嵌复杂的特殊植物带。针叶林带树种以云杉、冷杉、落叶松、红松为主,还有部分针阔混交林。针阔叶混交林有白桦、山杨、长白瑞香、林奈草等小灌木及耐阴湿的木贼、尖齿蹄盖蕨、石松等草木植物。阔叶树种只有少数花秸和岳桦等小乔木分布。小灌木难以生长发育,只有高山松、宽叶杜香等。草木植物除粗鳞毛蕨外,均为细弱的草木和发达的苔藓交织在一起,组成林间松软的地被。植物种类丰富,经济植物繁多,藤本植物十分茂盛。群落结构可分为乔木、灌木、草本植物三层。乔木中针叶有红松、长白落叶松、冷松等,阔叶树种有春榆、蒙古栎、水曲柳、胡桃楸、山杨、白桦等。林内有繁茂的灌木,生长着毛榛、刺五加、接骨木、刺玫、蔷薇等。林下生长着种类繁多的草本植物,主要有木贼、蕨类、苔草、小叶梓、芦苇、细辛、龙胆、人参等。藤本植物有山葡萄、弥猴桃、木通、五味子等。森林中菌类发达,有木耳、灵芝、云芝、元蘑、榛蘑等

  森林资源  全县有林地面积230640.8公顷,占总面积的92.4%。当年造林面积1350公顷,封山育林2829公顷,幼林抚育797公顷,幼林抚育作业3185公顷,成林抚育3827公顷,抚育改造出材量92039万立方米。

  农作物资源  农作物主要有粮食作物、油料作物、水果类作物、药材类作物。粮食作物中,谷类以玉米、水稻为主,另有小麦、大麦、燕麦、荞麦、高梁、谷子;豆类以黄豆为主,另有绿豆、黑豆、小豆(赤小豆、黑小豆)、豌豆、大白豆、小白豆;薯类以马苓薯为主,另有地瓜、芋头;蔬菜类有萝卜、白菜、茄子、辣椒、豆角、葱、韭菜、蒜。油料作物有花生、芝麻、文冠果、苏子;水果类有桃、李、山楂、草莓、苹果、沙果、梨;药材类以人参为主,另有党参、黄芪、细辛、贝母等。

  野生经济植物和药材资源  野生经济植物和药材资源1200余种,其中可供食用的152种,如蕨菜、薇菜、龙牙木(刺老牙)、山葡萄、榛子、松籽等;工业用的153种,如长白侧柏、臭松、落叶松、鱼鳞松、红松、白桦、水曲柳、樟子松等;药用植物136科890种,其中计产中药55科112种,总储量11500吨。野生地道中药材山参、黄芪、五味子、党参、灵芝、桔梗、细辛、天麻等几十种中药材储量达1597吨。其它成片药材资源有8种18片,面积为5100公顷,总储量271.4万公斤。观赏类如牡丹草、东北梅花、百合、崩松、垂柳等103种;密源植物类如大黄柳、千金榆、暴马丁香、弥猴桃、稠李(臭李子)等百余种。食用菌类遍及全县,有70余种,如关杜菌(关杜蘑)、侧耳(元蘑)、松花菇、猴头、金顶蘑(榆黄蘑)、粘蘑、木耳、金耳、银耳等。

  动物资源  本地野生动物资源比较丰富,兽类有东北虎、野猪、黑熊、马鹿、梅花鹿、狍子、紫貂、松鼠、黄鼠狼、狗獾、东北兔、香獐子、狼、狐狸等30余种。飞禽类有鸳鸯、苍鹰、云雀(百灵)、黑琴鸡(乌鸡)、土燕子、领角(棒棰鸟)、松鸦、喜鹊、大山雀等70余种。两栖类有东北小倪、花背蟾蜍(小癞蛤蟆)、无斑雨蛙等10余种。爬行类有丽斑麻蜥(马蛇子)、北草蜥、火炼蛇、虎斑游蛇(野鸡脖子)等10余种。鱼类有七腮鳗、细鳞鱼、鲤子鱼、熬花鱼、重唇鱼等20余种。

  矿物资源  经过有关部门的地质勘探,查明本县境内有30多种矿产,矿产地44处,其中大型矿床1处,中型矿床1处,小型矿床2处,矿点27处,矿化点12处。按工业用途分类,可分为能源矿产、金属矿产、非金属矿产、建筑材料及其它矿产。能源矿产有煤,主要分布在沿江村、十八道沟、十七道沟一带,初步查明储量为1500万吨,另外在马鞍山、撩荒地、中和村也有一定储量。金属矿产中,黑色金属有铁,有色金属有铜、铜铅、铜钼、铅、铅锌、多金属。贵金属有金。非金属矿产有冶金辅助材料白云岩、石灰岩、石英岩:特种非金属有冰洲石;化工原料有磷、硫铁矿、明矾石;建筑材料有高岭石、花冈岩、大理岩、叶腊石、硅藻土、浮石、柘榴石、火山渣、松花石;其它矿物有温泉、矿泉水。其中硅藻土分布在十八道沟、马鞍山一带,马鞍山有较大储量,现已被开采利用。贵金属:脉金分布在长白镇后小沟、水泥厂、十七道沟,砂金分布在沿江村、金厂村、葫芦套村及八道沟镇。

  旅游资源  自治县位于“长白山南麓第一站、鸭绿江源头第一县”,属国家级全幅员森林旅游区,是吉林省重要旅游胜地。长白旅游业以生态旅游为核心,以边境旅游为补充,以民族风情为主线,以特产资源为依托,构成了“环山、沿江、跨国”旅游的总体框架和“春踏绿青、夏观天池、秋赏红叶、冬游冰雪”的四季景观及“双火山、鸭绿江、异国游”为主体的三大旅游特色,形成集“边境风貌、民俗风情、原始风景、异国风光”于一体的旅游网络。主要旅游资源有:长白山南坡旅游区、望天鹅旅游区、城区近郊旅游区、西部特产旅游区、石峰群景观带、鸭绿江风光带和赴朝鲜边境旅游等。

  政府网站: 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

 


版权所有©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