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民族知识 > 民族自治地区
麻阳苗族自治县

  县情概况 麻阳苗族自治县位于湘黔边界的湖南省西部,怀化市西北部。东与辰溪县相连,南与怀化市、芷江县毗邻,西与贵州省铜仁市交界,北与凤凰县、泸溪县接壤。全县总面积1568平方公里,其中耕地面积25.5万亩,辖17乡6镇,总人口37.1万人,其中苗族占76.8%,是全国五个单一苗族自治县之一,农业人口32.77万人,现属省定贫困县。

  历史沿革  麻阳历史悠久,远古时代即有先民在这里劳动、生息、繁衍。秦属黔中郡地。汉为武陵郡地。南朝陈天嘉三年(562)置麻阳戍。唐武德三年(620)置麻阳县属辰州。其后,虽几经变易,但麻阳县名一直沿用至今。1988年10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,撤销麻阳县,设置麻阳苗族自治县,行政区划未变,隶怀化地区行署。

       行政区划  全县设18个乡、6个镇、307个村委会、11个居委会、1802个村民小组,总人319566人。其中苗族231433人,占72.42%,农业人293075人,占91.71%。

  自然条件 麻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,四季分明,雨量充沛,口照适中,无霜期长,适宜发展农业生产。麻阳西、南、北三面较高,中部较低,朝东倾斜开口,呈筲箕状。海拔最高1405米,最低130米。以丘陵为主,平、岗、山原兼有。平原分布于锦江(辰水)及其支流两岸,阳光充足,土壤肥沃,盛产稻谷,系县内主要产粮区。丘陵分布较广,纵横交错于乡镇之间,层层梯田,茶桐遍野。岗地分布于平原与丘陵的交接地带,分割零乱,呈馒头状,宜栽种柑桔、桃李及油菜、小麦。山原分布于南、西、北三面边缘,峰峦起伏,林木茂密。境内大小山涧溪河287条,密布全县,汇集锦江。锦江横贯西东,流经13个乡镇,至辰溪县城注入沅水。70年代,大小船只从高村上溯抵贵州铜仁,下行辰溪,沿沅水达沅陵、常德等地,系麻阳交通大动脉,亦为湘黔边境运输要道。

  自然资源 麻阳物产丰富,开发潜力巨大。境内盛产大米、油菜籽、柑桔、晒红烟、小籽花生、茶油、无籽西瓜、黄豆、板栗、山羊、白鹅、大麻鸭、蔬菜等,先后被评为湖南省水果之乡、中国冰糖橙之乡、全国晒红烟生产基地县。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,突出丘岗山地开发,大力发展高效农业,全县形成了柑桔、无籽西瓜、养殖、蔬菜四大产值过亿元的支柱产业,并先后创立了冰糖橙、纽荷尔脐橙、无籽西瓜、麻阳大麻鸭、大白鹅、反季错季无公害蔬菜等一批名优农产品,柑桔多次获得部级省级金奖,无籽西瓜远销海外,蔬菜成为周边地级城市的生产基地;突出食品工业开发,大力发展本地资源加工企业,以本地高梁为原料锦江王子系列白酒多次获得部优省优,以本地小籽花生为原料的十八怪花生系列,以及十八怪腊味等产品十分畅销,成为极富地方特色的风味产品。

  人文资源  麻阳人文资源丰富,苗乡风俗独特。麻阳人类地灵,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、平江起义领导人之一、新中国第一任铁道部长、全国政协副主席滕代远同志的家乡,是刘罗锅式“一代怪臣”满朝荐的家乡。麻阳人民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,形成了融巫文化、苗文化为一体的福寿文化。取材于盘瓠文化基础上的麻阳民间绘画闻名全国,多次参加海内外各种绘画展出,曾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“中国现代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”。麻阳苗族源远流长,民族风俗独特,是全国盘瓠文化实物留存最多、非物质形态文化保存最丰富的地方,境内盘瓠文化民俗村被湖南省苗学会命名为“盘瓠文化研究基地”,麻阳盘瓠祭被列为全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  旅游资源 麻阳人文资源丰富,苗乡风俗独特。麻阳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、平江起义领导人之一、新中国第一任铁道部长、全国政协副主席滕代远同志的家乡,是刘罗锅式一代“怪臣”满朝荐的家乡,名人辈出。麻阳农民画闻名全国,多次参加海内外多种绘画展出,曾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“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”。麻阳苗族源远流长,民族风俗独特,是全国盘瓠文化实物留存最多、非物质形态文化保存最丰富的县,境内盘瓠文化民俗村被湖南省苗学会命名为“盘瓠文化研究基地”,是一个神奇的苗乡。

  政府网站: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网站


版权所有©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