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民族知识 > 民族自治地区
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

 

  概况 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江城县与越南、老挝两国接壤,为云南唯一与两个国家接壤的县。地处东经101°14′—102°19′、北纬22°20′—22°56′之间。土地资源丰富,人均位居思茅市首位。是全省畜牧基地之一。可溶性古钾盐矿床储量较大,为全国独有;热区开发潜力巨大,牛洛河万亩茶园闻名全省,橡胶品质优良,供不应求。云雾茶、茶王茶、南江奇兰、报春银毫、江易毛峰等15个品牌在国际国内获奖,白糖销往俄罗斯和蒙古。麻线谷、大毛毛谷、三百子等优质稻驰名省内。

  行政区划 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江城哈尼彝族自治县辖2个镇、5个乡:勐烈镇、整董镇、国庆乡、嘉禾乡、宝藏乡、康平乡、曲水乡;江城农场。

  历史沿革 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东晋、南北朝时期,属永昌郡辖地。隋、唐、五代十国时期,属剑南道濮子部。南诏时期,属银生节度地。宋、辽、金时期,归威楚府管辖。元、明时期,先后归元江路、钮兀御夷长官司管理。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,设弹压委员,作为地方行政官吏,军政兼辖。民国五年(1916年),改弹压委员为行政委员,归普洱道管辖。民国十八年(1929)设县治。1949年3月解放,1954年5月成立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至今。

  地形地貌 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地处横断山余脉无量山的尾端,地形起伏大,切割深,形成中低山地貌。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,最高海拔2207米(狮子岩大山),最低海拔317米(李仙江出口处的土卡河寨子),高低相差1890米。

  水资源  境内江河纵横,水源丰富,有曼老江、勐野江、李仙江、曼连河、腊户河、土卡河等30条江河及200多条溪流。以康平乡营盘山为分水岭,营盘山以西河流注入曼老江,属澜沧江水系,营盘山以东河流注入李仙江,属红河水系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全县水资源总量达168.9亿立方米,水能理论蕴藏量为302万千瓦,现已开发利用5550千瓦,仅占总量的0.18%。开发量和蕴藏量极不相称,水资源开发潜力巨大。

  气候概况  气候属低纬山区季风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年平均气温18.7℃。最冷月1月,月均气温12.1℃;最热月6、7月,月均气温22.2℃。全年基本无霜,年均有霜日仅2~3天。年平均降雨量2283毫米,位于全省前列。年均降雨天数178天。年均日照1886小时,相对湿度为85%,蒸发量为1478毫米。

  土地资源 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江城地处亚热带,是一块待开发的热土。境内有土地531.6万亩,其中热区面积522.7万亩,占土地面积的98.3%,每平方公里28人,人均土地56亩,热区面积和人均土地位居全市首位。未开发利用的土地189.5万亩,宜牧草山182万亩,热区开发潜力巨大。耕地面积25.78万亩,其中:水田6.76万亩,旱地19.82万亩。土壤种类主要有红壤、赤红壤、黄棕壤、紫色土、黄红壤交错区、冲积土和水稻土。宽广的土地,充沛的雨量和温暖的气候十分有利于橡胶、茶叶、甘蔗、咖啡、木薯、水果、紫胶、南药、香蕉、竹木等经济作物和林木的生长。

  生物资源  全县有森林面积298.58万亩,森林覆盖率56.17%,活立木蓄积量1211.40万立方米。有思茅松、柏木、红椿、黄杨木、花皮木等30多种乔木和品种繁多的灌木。有大树花生、木姜子、八角香兰、山桂花等33种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;有香八角、野三七、白豆蔻、砂仁等1000多个中草药品种,蕴藏量为500多万公斤;有苦竹、甜竹、黄竹、白竹、大藤条、小藤条等10多种竹藤植物;有杨梅、干天果、三丫果、橄榄、山茶花、冬凤兰、竹叶兰等30多种野生水果与花卉。有虎、熊、豹、鹿、野猪、麂子、刺猪、穿山甲、蛇类、鸟类、鱼类等动物上百种。

  矿产资源  金属矿产有铜、铅、钨、锌、辰砂,其中瑶家山铜矿储量为96万吨。非金属矿产有钾盐、煤、石膏、石灰石、石棉等,其中已探明岩盐储量25亿吨,钾盐的储量2000多万吨,是我国唯一的可溶性古钾盐矿床。

  民族文化资源  江城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,6个世居民族中除哈尼族和拉祜族外都有文字。独特的风俗习惯、生活方式、民居建筑、民族服饰、传统节日、民歌民谣、民间舞蹈丰富多彩。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有“哈尼年”、“火把节”、“泼水节”、“盘王节”和各种祭祀活动,舞蹈有跳笙、嘎尼尼、阿迷车、虎脊舞、孔雀舞、祭祀舞等10余种,乐器有葫芦笙、直箫、三弦、琚锣、鼓、竹筒、响篾和地芦杆、吹叶子。哈尼人还喜欢用本民族语言编唱各类喜怒哀乐和婚丧娶嫁的曲调。现有保存完好的彝文手抄书23册,内容包括天文、地理、故事、医药、祭祀;瑶族文字使用汉字读瑶音,字形是在汉文上多一笔或少一划,主要用于记录经书或歌词,现存一部分手抄本;各民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有原始宗教、佛教和基督教。

      电力交通  实现与省的大电联网,全部乡、村已通电,86.1%的农户用上了电。修通了通往老挝和越南的公路。修筑宝藏乡到普洱县黎明乡公路42.6公里,思茅到江城、江城到墨江公路弹石路面210多公里,乡村道路517.8公路,全部乡、村通了公路。全县通电率达到84%。

   人力资源  2003年末,全县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996人,其中高级职称18人,中级职称389人。农村共有全、半劳动力90604人。

  旅游资源  江城是云南唯一与两个国家接壤的县,“一眼望三国”的区位条件和内环三江的水文地理特点,为江城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。三国交界的十层大山、李仙江畔的亚热带雨林、狮子岩大山的奇峰异石、曲水乡的万亩胶园、牛洛河的万亩茶园、中老边境的7号界碑、整董镇的傣家竹楼,可使旅游者饱览边疆的壮丽山河与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。边境旅游,从江城水路可通越南的莱州(省)、河内,陆路可达老挝的丰沙里(省)、万象。

  特产资源 全县始终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,实现了粮食自求平衡,加速了绿色产业开发。带动和促进了白糖厂、牛洛河茶厂、橡胶加工厂、木薯酒精厂、动康茶厂、水果公司、咖啡公司等一批农副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的发展,初步形成了以甘蔗、茶叶、咖啡、水果、橡胶、木材、畜牧为主的支柱产业,创造了“三结合一体化”的成功经验,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。

  网站链接: 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网站

版权所有©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