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民族知识 > 民族文化遗产 >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
鹤峰围鼓

鹤峰围鼓,是土家族世代相传、和谐团结、乐观豁达的精神物化,在鹤峰土家人的心中,象征着吉祥,是至今仍流传在土家山寨,在各种传统节日和喜庆活动中不可替代的民俗演艺活动。

围鼓由一面鼓、两副钹、一大锣、一钩锣等五件响器,五人操作演奏而成。因演奏时根据鼓面上发出的“鼓眼”指挥演奏乐拍,演奏者自始至终以鼓为中心进行演奏,故而称之为“围鼓”。鹤峰围鼓既有翻江倒海、暴风骤雨的气势,又有行云流水、花绽鸟嬉的情韵。以其灵活巧妙的鼓点,穿插点缀的钩锣音以及抑扬顿挫的土锣韵组合成独具一格的交响乐。基于这些交响乐而编绘成的舞蹈广泛应用于鹤峰人民的节日庆典、开业剪彩、送兵报喜等诸多喜庆活动的表演之中。

鹤峰围鼓是从土家先民狩猎、伐木、垦殖等系列劳动演变而来,流传于土家山寨,他们根据自己对声响的喜爱,萌发了一些上口成句、韵律感强的“音响词”,把这些音响词称之为“家业”的生产工具敲打,谓之“打家业”,这便是最初的围鼓雏形。现在民间对这一演奏形式还保留着“家业”的习惯称谓,将打“围鼓”仍称之为“打锣鼓家业”。各个时期有不同的内容,大多数是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而作,主要表现劳动的艰辛以及丰收的喜悦,后与南剧、柳子戏等戏台锣鼓相互渗透,并演变升华,最终积淀为独树一帜的民俗交响乐。鹤峰围鼓流传在走马镇、铁炉白族乡,演奏围鼓,主要是每年的正月初一到十五,配合灯班“送喜”“送福”“贺新春”;其次,是红白喜事中的“迎亲”“送挽联”“送祭帐”“送祝米”等。自20 世纪初至新中国成立后的七八十年代,其鼎盛时期可谓村村有围鼓班。但随着现代文化的广泛深入,受现代文明的冲击,加之人们民族传统文化意识的逐渐弱化,年青的一代均不愿学习这一传统演艺活动,现今走马、铁炉两乡镇围鼓班艺人年龄均在60 岁以上。

鹤峰围鼓中独特的鸳鸯钹演奏技法及其音乐特质以及灵巧的“鼓眼”“鼓点”,特别是随着这些优美的交响乐编绘的舞蹈表演,不仅具有重要的艺术研究价值,同时,这些活动的演艺表演也具有重要的健身娱乐意义。


版权所有©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