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业界动态
新闻资讯News and information

如何成为优秀的文艺图书编辑

来源: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 2020年04月07日

        湖北省编辑学会会长、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原总编辑 周百义

风景在前,路在脚下。

周百义

书同  

 杨志成 绘

 

  看见出版社的老同志从作家那里拿到一本本有价值的书稿,出版后不是获了大奖,就是在市场中有上好的表现,有些刚进出版社不久的年轻编辑看得眼热心急,我何时也能“抓”到几本好的书稿呢?这事说难也不难。说难,因为好的作者毕竟是稀缺资源;说不难,因为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规律,你掌握了“诀窍”,就能成为一个成熟的优秀编辑。

  书同:作为青年编辑,我到哪儿去找到优秀作者呢?

 

  周百义:看来,你问到了出版工作的关键所在,一流的作者才会有一流的作品,作为出版社编辑,找到优秀的作者十分重要。到哪儿去找到优秀的作者呢?我的建议是,你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。

  一方面,你要对国内外的作者情况有一个宏观的了解。譬如作家,全国范围内目前比较活跃的作家有哪些?这些作家有哪些代表作,他们的作品目前在图书市场上表现如何?这些作家中,哪些是已经产生了影响的、比较成熟的作者,哪些是具有潜在的发展空间,或者说是有可能成为明日之星的作者?国外目前最受欢迎的是哪些作者,他们的图书在世界各大排行榜上有何表现?

  你可能会说,我到哪儿去找这些作者的信息呢?其实,有几个途径。一是通过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数据库,找到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作者作品的销售数据;二是通过各种排行榜看一看哪些作者的图书受欢迎;三是你可以翻翻文学类的杂志,或者看看选刊,在这上面,你可能会找到潜在的作者。

  另一方面,你对你目前所在的出版社也要有基本的了解。如,你们社过去出过哪些好的作品,这些作品在社会上产生过什么影响,曾经获了哪些大奖,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如何?还有,出版社与哪些优秀作者有联系?

  为什么要研究那些曾经在本社出过书的作者呢?因为出版社一般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,就是别的编辑手上的作者,本社的编辑不要去“撬”,否则,不仅会影响团结,也会带来不必要的内部竞争。如果出版社或者编辑室内安排你去联系某位作家,则另当别论。

  除此之外,如果你去找作者约稿,除非你所在的社是行业类特别有影响的社,否则作者会关心出版社出版过什么书,这些书在社会上的反响,如果你不掌握情况,与作者就无法沟通,你向作者介绍出版社出版过的优秀作品,才会增加作者对出版社和对你的信任。一般新手进社后,会介绍出版社的社史,当然,仅仅如此还不够,你要研究出版社的图书目录,还要在网站上检索相关资料,或者与资深编辑做些交流。

  书同:如果我拿到了作者的书稿,又怎么准确判断这部作品的出版价值呢?

 

  周百义:如何判断一部作品的出版价值,这就需要你将作品放到一个坐标系上去进行比较。竖的方面,可以指历史上已经出版的作品。你从文学史的角度,将手上的书稿与那些经典作品进行比较;横的方面,指当前出版的正在流行的作品。通过这种比较,来判断你手上的这部书稿,具有哪些优点,哪些不足,是否达到了出版水平,或者说,有哪些独到之处。

  比较就是鉴赏的过程。一个编辑必须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。这种能力来源于你的专业背景,你的专业素养。目前能够到文艺出版社做编辑的,多半是中文系毕业的,不是硕士就是博士,对于中外文学史应当比较熟悉,应当阅读了大量的经典作品。当然,除了学校学到的文学史、文学理论知识外,还应当阅读当下有影响的文学作品。任何一部作品,都应当是对前人的超越,是一次创新,而你只有掌握了这些动态的出版信息,才好建立一个评判标准。所以,有人说,出版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,选什么不选什么,与你的鉴赏水平有很大的关系。大家可能知道,有些曾获大奖,产生巨大影响的文学作品,当初也曾经在多家出版社流浪,后来遇到伯乐,并有幸成为经典传之后世。但当初那些没有看出作品价值的编辑,在某种程度上来讲,应当说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。

  书同:有些稿件,虽然内容上有不少闪光之处,但总觉得不满意。放弃吧,不甘心,不放弃吧,总觉得要达到出版水平还差些火候。您觉得应当如何处理这种情况?

 

  周百义:虽然有些成熟的作家,作品出手就比较完美,但更多的作家,无论是已经成名的,还是出版过一些作品的作家,作品中往往都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。这时,作者也需要编辑一起来完善作品。这方面的成功案例已经很多了。如杨益言、罗广斌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《红岩》的过程,曲波在作家出版社出版《林海雪原》的过程,编辑的参与就十分重要。

  尽管当下的编辑不可能代替作者去做大幅度修改,但锦上添花的事情还需要编辑来做。因为编辑与作者站在不同的角度上,编辑虽然对作品没有作者更熟悉,但会更客观和冷静些。导向的把关不用说,编辑要负起责来,作品的情节设置是否合理、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丰满、语言文字是否符合规范、思想内涵可否进一步升华,编辑与作者可以在一起讨论,让作品在出版时尽量少留下遗憾。

  如本人在担任熊召政创作的多卷本长篇历史小说《张居正》责任编辑时,作者听取了我的建议,将第一卷推翻重写,完全改变了原有的创作构思和写作风格,因而促使小说的艺术水准得到较大的提升,后来获得了第四届茅盾文学奖。当然,不同体裁的作品有不同的标准,小说、诗歌、散文、报告文学等,各有各的艺术要求与规定性,编辑要按照不同的审美标准去鉴赏。

  书同:您谈到鉴赏力很重要,不说刚从学校来到出版社的同志,就是在出版社工作过一段时间的编辑也觉得读起作品来有“乱花渐欲迷人眼”的感觉。作为编辑通过什么途径能提高自己的鉴赏力呢?

 

  周百义:如何提高编辑的鉴赏力,主要通过两个途径。一是多读。用聂震宁先生的观点,是提高阅读力。有些同志,在学校里读了一些书,但到了工作单位后,因为多种因素影响,读书较少。书读少了,视野狭窄,拿到书稿,就没有参照物来进行比较了。因此,工作之余,要完善自己的知识链条。过去没有读的,要重新找来读;当下出版的,得到公认的图书,要找来读。读书的方法很多,但结合自己的工作,进行主题阅读,会尽快地完善知识结构,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。

  作为文艺出版社的编辑,读了某一部文艺作品,最好也要读一读关于这部作品的评论文章,看一看专家们是如何评价的,以此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鉴赏能力。

  二是要提高自己的写作力。很多编辑上学时毕业为了写论文,曾经受过专门的训练,但到了单位后,却很少动笔。如果仅仅读书而不动手写一写,读书的效果很难体现。曾国藩总结自己的读书生涯时,曾经概括“看读写作,缺一不可”。他认为读书能促进写作,写作能促进读书。梁启超也强调读书要记笔记,这些笔记分门别类汇在一起,不仅增强记忆,而且能为写作积攒资料。

  我们经常形容某些人读书多,评价别人的作品,但当自己动起笔来,却写不好。我们形容这种人是“眼高手低”。你想,一个没有写作实践的编辑,即使说起来一套一套的,恐怕也只是隔靴搔痒。文学史上很多优秀的作家,如茅盾、巴金、叶圣陶等,当初都是优秀的编辑,所以经他们手推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家和优秀的作品。我们的编辑虽然不可能都会成为优秀的作家,但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和没有写作能力,在鉴赏稿件时,在与作者的交流时,是大不一样的。因此,编辑动手写写东西是十分重要的。作为青年编辑,我们可以为自己担任责任编辑的图书或者本社的图书写写书评,或者做些专题研究,也可以尝试进行文学创作。

  书同:数字化时代,图书市场变化太快,作为青年编辑,我们该做什么选题好呢?

 

  周百义:市场经济条件下,出版社竞争激烈,是一种必然的现象。加上新媒体的蓬勃发展,全国所有的文艺出版社,包括编辑,都面临着产品如何转型,如何创新的问题。

  我认为,在当前这种情况下,出版社的产品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。出版社要通过构建自己的特色产品线,保持一定的产品规模,这样在市场上才有竞争力和品牌号召力。除此之外,出版社要适应新媒体时代读者阅读的需要,将新的要素与传统的出版融合到一起,为读者提供新的阅读体验。

  作为编辑,要根据出版社的产品定位,找到自己的站位。策划选题的思路,不外乎就是寻找原创和对原有的产品进行二次创新这样两条路径。作为文艺出版社,一定要注意出版原创产品,培养新人。虽然原创作品中只有那几个顶尖作家销售有保证,但任何时代,作家都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,如果在你的手上能培养出几个“大腕”,不仅会为你带来效益,也会成就你的编辑生涯。虽然,寻找“大腕”的过程很漫长,但从概率上讲,一定存在这种可能。同时要结合新媒体时代的阅读特点,进行产品创新。创新是多方面的,除了内容创新外,在形式上,还有很多的途径。具体如何创新,要因书而宜,我在此就不展开了。但我觉得,只要做有心人,机会永远都存在的。因为,中国有庞大的市场,有永远的读者。

  书同:出版社在考核时,会根据编辑的经济效益核算。但青年编辑因为到出版社时间短,缺少积累,面临市场压力,感到很困惑,希望出版社能够给青年编辑试错的机会。

 

  周百义:出版社作为企业,强调经济效益是必须的。但对于青年编辑,不同的出版社有不同的政策。有些出版社给三年的保护期,在保护期内,青年编辑按照一定的比例发放效益工资。有些出版社,新进的编辑人员每个月给以适当的补贴。当然,新人来到出版社,刚开始收入较低,你也应当理解,别的老编辑在出版社已经工作多年,他们也是从小编辑一步一步做出来的,等你有了五到八年的积累,也会成为中坚力量的。

  至于你提到出版社要给青年编辑试错的机会,这看如何理解你的诉求。其实,出版社做任何产品都有风险,因为市场在不断变化,产品是否符合市场的需求,必须经过市场的检验才能得到证明。作为管理者,一定会考虑将这种风险降到最低程度。作为青年编辑,从主观上来说,一开始不能抱着试错的心态,而是应当努力将这种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。作为青年编辑,要向老编辑虚心学习,在老编辑的带领下尝试独立策划。策划选题时,一定要将各种不利因素考虑进去,从成本到定价,从投放时间到市场开拓,从营销到添货,都要做好预案。编辑是项目的负责人,每一个环节虽然不亲自操作,但要积极参与,这是市场经济所决定的。

  当然,作为出版社负责人,也要鼓励青年编辑开动脑筋进行产品创新。因为青年人接受新事物快,对于新媒体比年纪大的同志会更熟悉,在融合出版上,更能发挥优势。出版社在风险可控、反复论证的基础上,也应当允许青年编辑大胆尝试、大胆创新。

  书同:有些作者,我下了很大功夫给他出版了一本书,结果下一本书稿他却又交给了别人,您觉得如何才能与作者建立持久的联系?

 

  周百义:我想,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。第一种可能,是你们之间的第一次合作,让他不是很满意。如销售不理想,稿费支付不及时,或者宣传力度不够,或者你对他尊重不够,联系不够紧密,等等。你要分析一下原因究竟出在什么地方。在出版史上,有些编辑与某些作者建立了终生的联系,不仅成为工作上的合作伙伴,而且成为挚友。虽然能成为朋友是双方面的因素,但编辑作为其中一方,个人的能力与为人处事是很重要的。

  大家知道,美国资深编辑珀金斯发现了菲茨杰拉德、沃尔夫、海明威这些优秀作家,他们之间成为终生的朋友。其主要的原因,是珀金斯发现了他们作品潜在的文学特质后,帮助他们完善作品,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;同时,珀金斯积极维护作者的利益,及时向他们支付稿酬,加大作品的宣传力度,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,也让作者感觉到可以依赖。

  再如钱钟书与周振甫的合作,跨越了几十年,关键是周振甫本人的学术修养,对于完善钱钟书作品起到了很大作用,才让钱钟书放心。我想,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,作者考虑自己的经济效益是可以理解的,但是,如果你能在作者作品的出版、宣传、评奖,包括作者的报酬上,在不损害出版社利益的前提下,为其争取效益最大化,作者会权衡利弊,与出版社,包括与你,进行长期的合作,是完全可能的。

  以上,是我就你关心的问题做的初步回答,有些方面可能只是我这位老出版的个人体会,不一定符合数字化时代的新情况;同时,我的回答因为篇幅所限,无法充分展开,挂一漏万,可能有些问题没有说清楚。如果大家还有什么关心的问题,我们择时再沟通。

 

  对谈嘉宾

  周百义 河南商城人,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,中国作家协会会员,曾任长江文艺出版社社长,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。第十二届韬奋出版奖获得者,“新中国60年100名出版人物”之一,获湖北省首届“文化名人”称号。现任湖北省编辑学会会长,负责组织湖北省出版文化工程《荆楚文库》编纂出版工作。兼任武汉大学研究生校外导师,湖北大学客座教授,业余从事文学创作,撰写出版研究文章,有10余种著作结集出版。


上一篇:出版业应助力北京文化蓝图落地下一篇:提升出版产品质量 “互联网+质检”行其道

版权所有©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